浙江省杭州市市、县(市、区)环保部门近日联合开展“亮剑”专项执法行动,并对两家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在线运维企业进行了查处。
环保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在线监测设施)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和用于数据采集、传输的仪器、仪表,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也是环保部门监控记录企业排污情况的眼睛。
近几年,随着环保在线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排污费征收、总量核定等),部分不法单位将弄虚作假、规避监管的歪主意打到在线监测设施上来了。
◆中国环境报记者钟兆盈
软件设定篡改数据
案例1:在线运维企业——杭州旭东升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据采集仪器的软件不显示、不上传超过仪器量程的数据,被监察人员发现后又通过远程登录修改软件,并删除操作日志,企图瞒天过海。
监察人员对余杭区某企业在线监测设施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污染物测定仪器的历史监测数据中有一个“552.4mg/L”的数据,没有在数据采集仪器(数据采集仪器与环保部门在线监控平台联网)上显示出来。
在进一步对仪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所有超过量程(数据采集仪器的量程为400mg/L)的数据均未在数据采集仪器上显示出来,而是自动用上一个时间段的数据代替。
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吴超烽介绍说,出现这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污染物测定仪表的问题,第二种可能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问题。
监察人员与污染物测定仪器厂家及其他属地环保部门开展多方调查后发现,另几家使用相同仪表的企业未出现类似情况。
通过与厂家的沟通和对使用相同仪器的企业进行调查后,监察人员基本排除了第一种可能,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前面那家企业。
待环境监察人员重回这家公司后发现,公司数据采集仪器“神奇”地恢复正常,显示出超量程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数据采集仪器记录人为操作行为的操作日志却被删除了。
当监察人员依法对整台数据采集仪器扣押留证时,负责运维在线监测设备的杭州旭东升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现得很不“淡定”,尽管此人一直表示自己“不明真相”,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与此事有关系。
在线运维公司技术人员在监察人员的再三询问下,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之前是由于数据采集仪器上软件(由在线运维企业开发)的特殊设置导致数据采集仪器只能正常显示400mg/L以下的数据(如之前COD测定仪监测数据为552.4mg/L,而数据采集仪却显示147.51mg/L)。
被监察人员发现之后,杭州旭东升科技有限公司(在线运维企业)的软件技术人员通过远程登录数据采集仪器对软件进行了临时修正,并自作聪明地删除了之前的操作日志,企图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