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10月1日至10月8日,该局12315、12365、12358投诉举报平台共接听消费者诉求812件,同比增长34.5%,其中消费咨询623件,投诉151件,举报38件,主要涉及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格式合同、商标广告、市场价格、网络交易、计量民生等方面。
餐厅收取餐具费涉嫌强制消费。节日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接听涉及餐饮和住宿服务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48件,同比增长37.1%。其中消费咨询30件、投诉12件、举报6件。
主要问题:一是反映团购用餐时网站宣传与实际不符等情况;二是用餐时餐厅存在不明码标价的行为;三是餐厅存在不准自带酒水的强制交易行为;四是宾馆存在不履行双方约定提供房间的情况;五是反映宾馆住宿环境差及存在异味等问题。
张先生举报依兰县商贸城对面某餐厅收取一次性餐具费,认为商家涉嫌强制消费行为,要求核查。此案已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已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网络转至属地查办。
服装城门前展柜涉嫌出售假品牌鞋。节日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接听服装鞋帽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52件,同比下降1.9%。其中消费咨询44件、投诉7件、举报1件。
主要问题:一是服装鞋帽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起球、颜色与约定不符等问题;二是售后不履行“三包”义务;三是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存在涉嫌商标侵权行为。
樊先生是黑龙江某品牌商标代理人,举报哈尔滨服装城门前展柜出售假冒该品牌运动鞋。樊先生认为商家涉嫌商标侵权行为,要求核查。此案已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网络转至属地查办。
电视购物涉嫌虚假宣传。节日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接听涉及电子电器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79件,同比下降8.1%。其中消费咨询66件、投诉10件、举报3件。
主要问题:一是手机存在性能故障,主要表现在残点、划伤、功能键无法正常使用等;二是商家宣传与实际不符,如网购商品收货后发现与实物不符等。
余先生通过黑龙江某卫视频道购买了一部价格为498元的手机,商家宣称“产品可以免费拨打电话、还可以测量人体血压”,收货后发现手机无法开机。余先生认为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且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协调退换。此案已快速通过网络转至属地查办。
家具送货货不对板。节日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接听涉及家居用品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29件,同比增长3.6%。其中消费咨询23件、投诉6件。
主要问题:一是家居产品存在划伤等瑕疵;二是商家不履行约定,主要表现在送货时间、货品样式与约定不符等。
赵先生在道外区先锋路2号某家具城3楼44号某家具专柜购买了一套价格为3800元的床,送货后发现实物与约定样式不符,要求协调退换。此案已快速通过网络转至属地查办。
收割机传动链断裂拒维修。节日期间共接听家轿等交通工具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64件,同比增长42.5%。其中消费咨询33件、投诉7件、举报24件。
主要问题:一是新购买的家轿存在划伤、传动器受损等问题;二是商家不履行“三包”义务,未尽到保养车辆的义务。
郑女士在松北区农机大市场某农机经销处购买了一台价格为3.6万元的山东某品牌玉米收割机,使用中玉米收割机存在传动链断裂问题,售后不予提供维修服务。郑女士要求协调维修。此案已通过网络转至属地查办。
消费者购买瓷砖存质量问题。节日期间共接听装修建材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24件,同比增长50%。其中消费咨询14件、投诉10件。
主要问题:一是购买的板材等建材商品存在掉漆、开裂等问题;二是商家不履行约定,如产品样式与实际不符等。
尹先生在南岗区某品牌装饰广场某瓷砖专柜购买了4万元的瓷砖,安装后发现瓷砖存在掉瓷等问题,要求协调退换。此案已通过网络转至属地办理。
停车场存在违规收费行为。节日期间共接听涉及市场价格类消费咨询、投诉51件,同比增长7.4%。其中消费咨询42件、投诉5件、举报4件。
主要问题:一是在商超购买产品存在低标高结的行为;二是商家销售食品存在计量计价不准等问题;三是停车场存在违规收费行为,如不足15分钟收取5元停车费等。
郭女士在南岗区中兴大道某停车场停车,不足15分钟被收5元停车费。郭女士认为商家存在违规收费行为,要求核查并退费。此案已通过网络转至属地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