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9月,徐美玉在“一人一校”独角戏生涯的守望中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2003年,全乡十几名代课教师被辞退,学校仅留下她一人;丈夫年收入近十万,她却坚守在年收入几千元的代课老师岗位上15年,所教学生成绩年年全乡第一;作为教学点唯一的教师,她每天接送学生上下学,风雨无阻,学校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教学点只有两个年级,但她从语文上到数学再上到体育,一天没个空闲却感觉其乐无穷。
全乡十几名代课教师只留下她一个
1992年,17岁的徐美玉初中毕业后,一边与哥哥在铅山县鹅湖镇傍罗下古埠打理小型南杂货店,一边参加信息管理专科函授。1997年秋,下古埠小学想请一名代课教师,学校负责人看中了徐美玉,便把想法告诉了徐美玉的父亲徐来春(原傍罗乡第一任辅导站站长)。徐美玉却不愿当这个只有80元一个月的代课教师,她想出去打工。在徐来春的反复劝说下,徐美玉成了下古埠小学的代课教师,任四年级班主任,语文数学一起教。当年,徐美玉所带的这个全乡倒数的班一跃成为全乡第二名。领到210元教学奖时,徐美玉激动不已:“当时特有一种成就感,从此,我坚定了从教的决心。”此后,徐美玉年年被评为全乡优秀教师。
2001年,上古埠小学缺语文教师,当时的中心小学校长谭水林就把徐美玉调到上古埠小学任教五年级语文。徐美玉没提任何要求,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上第一堂课前,上古埠小学负责人告诉徐美玉,班上有个学生很难管,建议让他坐最后,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行。徐美玉觉得,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她特意把这位同学安排在第一位。徐美玉一有时间就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帮他补习功课,跟他谈心。课堂上,徐美玉经常采用鼓励的方式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这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子子孙孙都当徐老师的学生!”当年小升初考试,徐美玉所教的班级成绩全乡第一,那个曾被定性为很难管的学生也顺利地升上了初中。2003年,全县清退代课教师,徐美玉成了傍罗小学十几名代课教师中唯一的留任者。
“看着一茬茬的学生走出校园,听着家长一声声的夸赞,想着自己正在从事的神圣职业,我由衷感到一种不可替代的幸福。我觉得,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徐美玉告诉记者。
一二年级所有课程她一人全包
2003年,按照上级要求,上古埠小学3—5年级并到了下古埠小学,上古埠成了一个教学点,只留下1—2年级。应群众强烈要求和学校的安排,徐美玉成了这个仅有20多名学生的“袖珍学校”负责人兼各年级、各科唯一的老师。
“现在我给学生开设了语文、数学、体育三门课程。想给他们上音乐课,但已力不从心。”徐美玉告诉记者,由于家长再三请求,教学点增收了25名学前班小朋友。每天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到四点半,徐美玉从语文上到数学,从学前班上到一年级再到二年级,很少有歇息的时候。尽管工作强度如此之大,徐美玉却没有一句怨言。去年9月28日,徐美玉不小心摔跤,膝盖处严重受损。过完国庆,徐美玉又去医院拍片,医生建议她至少静养一至两个星期。想到几十名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徐美玉选择了坚持。每天早晚,徐美玉的丈夫负责接送,中午,丈夫、婆婆轮着给她送饭。徐美玉拄着双拐,忍着疼痛上课,一个多月后,徐美玉才可自行走路,但学生的课她却没落下一节。
“只要学校需要我,我一定坚持下去!”
1997年,徐美玉每月工资80元,现在,徐美玉每月工资600元。“你家又不缺钱!还这么认真做什么代课老师?再说,哪里赚不到这几百块钱?”常有朋友、熟人这样问她。“我想要为孩子们点亮希望的灯”,徐美玉淡淡一笑,“只要学校需要我,我一定坚持下去!”
徐美玉的丈夫陈重庆是上古埠人,在江村开摩托车修理、销售店,现在年收入近10万元。刚开始创业时,陈重庆要照顾店,还要自己洗衣、烧饭、照顾儿子。因为徐美玉在上古埠教书,陈重庆便让母亲留在上古埠照顾妻子。为此,徐美玉感到愧疚,陈重庆总是安慰徐美玉:“既然你喜欢教书,我决不让家里的事拖你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