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家庭事业的酸甜苦辣中只有多宽容,少埋怨,互相珍惜、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让爱情、婚姻走得更长远”,在西湖乡移风易俗活动的现场,来自柘坪村的王永添夫妇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婚姻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和村民文明素质,西湖乡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创新念好“汇”“约”“会”三字诀,有力推进“文明之花”在西湖落地生根。
一是改变群众观念,“汇”聚幸福感
风俗习惯的根本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西湖乡将教育引导、成风化人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的有力举措,在日常宣传、线上引导、活动植入上多管齐下、多向发力,营造浓厚氛围,汇聚起共促移风易俗的合力。日常注重用好阵地,利用宣传栏、文化墙、宣传海报等形式,把文明新风尚展出来。线上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知识和移风易俗先进事迹的报道展示,让群众点一点手机就能看得到。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开展“因为爱情——我们的节日•七夕”“弘扬婚育新风尚 树立正确婚恋观”“移风易俗引领风尚 文明新风润泽城乡”“移风易俗过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等宣传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800余份,把文明乡风送进群众心里去。
二是完善村规民约,“约”出好乡风
移风易俗需要形成共同的约束,村规民约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西湖乡将原有的村规民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实际和村民需求,把移风易俗的内容融入其中,做到“一村一约”,并上墙公示,让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推动移风易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组织各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村民会议、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理念的同时,让村民更加熟悉掌握、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桃墅村、磻溪村作为全国传统古村落,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移风易俗相结合,不断更新内容,让具有历史感的村规民约更加符合新时代新风尚。
三是健全理事会议,“会”塑新风尚
搭建健全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平台,指导8个村(居)完成红白理事会等各项工作制度上墙。充分发掘辖区有影响力、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和群众参与,规范红白事办理标准,倡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新风尚;组成移风易俗宣讲队伍,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把移风易俗纳入乡级积分超市的兑换积分,并设立红黑榜,尤其是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增加抵制和约束内容,加强民主监督和奖惩力度,破除陈规陋习。
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西湖乡立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精神风貌,奏响了一首文明新风的“和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