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民宿资讯

栏目分类:

宜春:舌尖上的“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7-11-24
食品抽检合格率大幅上升

      中国江西网讯 特约通讯员徐学云报道: 华灯初上,热闹的江西宜春市区进入了傍晚时分,在外忙碌了一天的劳作者,纷纷归巢,和家人共进美味的晚餐。柴米油盐、瓜果蔬菜、冷热饮品……这些平日里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是第一道入口的食品。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安危。

“20家蔬菜基地抽检的53个应季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食用农产品1200批次,合格率98%;桶装水27批次,合格率92.6%……”这是来自宜春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的一组数据。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该局对食品监管工作的重视,彰显的是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一份责任与使命。

技术练兵助力“舌尖安全”

     8月的宜春,喜讯连连。技术大练兵,检验真功夫。在刚刚结束的江西省食品药品安全检监技能竞赛中,来自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了单项个人赛第二名和第四名,该局也获得团体亚军。虽然以0.81分的差距与桂冠失之交臂,但非凡的战绩还是赢得了广泛赞誉。该局首次在此类比赛中取得了不菲成绩,得益于持续多月的技术大练兵,不但增强了技能,而且鼓舞了士气。技术大练兵,不但有理论竞赛,而且有实践竞赛。那在实战训练过程中,宜春市食药监局是如何大练兵的呢?

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省内业务比赛中屡次取得不菲成绩

食品抽检合格率大幅上升

宜春自古以来被誉为“农业上郡”,食品产业也是该市的一项支柱产业。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较多,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该市有普通食品生产企业605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400家,食品流通经营户22231家,食品超市121个、集贸市场163个,社会餐饮服务企业5431家……庞大的市场,带来的是繁重的安全监管责任。但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以来,该市没有发生市级以上应急响应的食品安全突出事件;食品抽检合格率大幅上升;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满意度持续升高。

这是一份喜人的成绩,成绩的背后,是整治“四小”、三安联动、快检惠民、食品追溯、一挂五联等关键词。

把最难管的“四小”管好了

“四小”整治是一道难题。所谓的“四小”,是指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摊贩。因为这类摊点规模小且数量庞大,往往是管理的难点,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点。

面对“四小”问题,宜春市食药监局将“四小”纳入监管范围,对“四小”摊点采取登记备案制度,使得摊点的准入条件大幅提升;同时,进行调查摸底,专项检查,对摊点进行业务指导,有力地改善了“四小”摊点的卫生等问题。自6月6日全省首张“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在宜春市颁发以来,截止目前全市发放食品小作坊登记证33张、小餐饮登记证65张、小食杂登记证377张以及食品小摊贩备案卡87张。将“四小”有力地纳入了监管范围。

食品安全抓源头、抓流通

在查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及假冒伪劣食品等案件上,该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举措,将农安、食安和公安“三安联动”,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力量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形成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合力。公安机关成立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派驻侦查人员到食药监局工作,今年侦办食品安全刑事犯罪案件8起,移动起诉4人;针对豆芽菜的非法添加问题,由农业部门与食药监部门协作,分头从种植环节和市场流通环节进行检查、抽检,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此外,自今年4月起,该局实施“一挂五联”工作制度,每位局领导挂点一个县区,联系5家食品医药企业,每2个月至少1次深入挂点企业开展挂联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创新举措保障群众职工吃得安全

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要抓源头、监控流通环节,还得从终端入手。该市在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设立食品安全快速监测站,每天抽检各类蔬菜、水产品、肉制品等,并及时对外公布检测情况。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仅为民利民,而且便民惠民。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广大群众及职工“舌尖上的安全”。

光有这些还不够。日前,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正在部署推进,计划在今年11月20日前,在白酒、食用植物油、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从原辅料采购使用、生产过程监控、出厂检验到销售的全过程记录,确保生产的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