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金融要闻

栏目分类:

江西移动构建诈骗治理智慧技防体系

发布时间:2024-10-17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犯罪分子利用电话、网络等手段,套取个人信息,诱导转账汇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江西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担当,关怀社会民生,依托大数据智能处理能力,提升数智化反诈能力,推出羲和·防诈卫士服务,为人民筑起账户安全防线。

据了解,羲和·防诈卫士服务是中国移动打造的信息通信行业首款全场景服务产品,首次面向客户提出‘预防+补偿’双重保障机制。事前AI可对诈骗电话智能识别、代接或拦截,事中可远程插播AI语音提醒或微停机,事后如客户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在公安局立案且30天后未追回个人资金损失的情况下,合作的保险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单份5万元,叠加办理后最高100万元的保险补偿,尽量减少客户财产损失。

江西移动通过大数据和AI对电诈特征分析,将典型特征纳入模型监控,已具备对收卡贩卡等涉诈黑灰产业犯罪人员的精准识别能力。1月24日,江西警方根据江西移动反诈专班提供的涉诈线索等信息,在宜春市东风大街春台公园附近将跨省收贩卡的周某、卡农彭某某抓获,随后连带将放置简易GOIP的王某、邹某某一并抓,共计抓捕涉案人员4人,缴获作案手机和设备10套。江西移动通过协助公安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条,有效阻断了外省来江西收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渠道,进一步降低手机号码诈骗涉案量。

“电诈治理是一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工作。江西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统筹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既保障正常用户的通信权,又实现对涉诈号码的有效管控。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中涉案号码数量多、模型停机数量多、模型重复停机投诉高‘两多一高’难点问题,打了一套组合拳,开展重点攻关,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效。”江西移动创新“首次登网激活认证”模式,使“良民”理解支持、“坏人”无法得逞。针对新号卡入网出厅即倒卖号卡的不法行为,在电诈高危地区启用高风险客户群体实名入网后首次登网激活认证,并主动告知客户实行该认证的目的意义、有效管控用户预期。试点该能力以来,贩卖号卡情况大幅降低,新入网涉案号码零新增,新入网用户零投诉。

据介绍,2024年江西移动监测到吉安市下辖的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等地部分基站下存在大量异常通话特征,疑似存在大型电诈团伙。反诈专班整理数据研判分析后,向当地反诈中心推送精准线索并安排技术人员配合公安持续跟踪分析、深入研判,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攻坚,最终锁定该电诈团伙多个窝点的具体藏匿地点。专班同事随同公安民警快速出击,在吉州、青原某宾馆房间内缴获正在运行的GOIP设备3套,抓获嫌疑人刘某宏等3人,带破关联全国69个县市区的82起涉诈案件。

图片8.png

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为了隐藏典型诈骗特征,利用手机号呼转功能逃避现有反诈模型监控。江西移动通过建立异常呼转实时监测模型,从呼转数据中采集清洗研判疑似涉诈特征,构建了快速准确识别异常呼转行为的实时监测模型。模型上线以来,采用手机号码呼转方式诈骗成功的号码数量下降90%以上,有效遏制了此类电诈方式发案,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此外,在提供短信链接复通、10086视频复通、线下营业厅复通三种复通通道的基础上,江西移动细分场景,提供特殊场景的主动提醒服务机制和亲密认证复通模式,停机号码复通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提升了管控服务温度。江西公司关停投诉率保持集团前十优,投诉量降幅52.43 %。

2024年,江西移动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月至9月,江西移动涉案电话号码数量同比下降了13.5%;新入网涉案电话号码占比低于去年15PP;百万用户涉案率低于行业平均50%;提供涉诈线索8385条,协助公安捣毁诈骗窝点3585个,协助缴获涉诈设备5568个;发送反诈公益短信2.6亿条,电话预警劝阻提醒41.3万次,有效提升了用户的防骗能力。

下一步,江西移动将持续构建诈骗治理智慧技防体系,进一步提升涉诈号码识别的精准度;充分利用省公司技术优势,推进“省+地市”两级模型集中运营,有效提升模型关停及时率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减少重复关停。同时根据全省各地市区反诈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实现模型能力分地市分区县自主灵活调用,既有效遏制高危地区电诈高发态势又降低对全省其他地区影响,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杨艳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