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在这秋风送爽的时节,景德镇市第一小学开展了“劳动励心志 实践促成长”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收获。
“劳动励心志 实践促成长”
劳动实践活动字幕
“劳动励心志 实践促成长”
劳动实践活动横幅
开荒栽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耕教育是学生体验劳动生活的一部分,同学们走进劳动基地,和老师一起参与劳动,体会劳作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劳动之余又亲近自然,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环境等知识。
瞧!孩子们有的松土、有的除草,有的浇水、有的挑走地里的小石块……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观察记录、拔草施肥
老师们也是身先士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每周进行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将及时补救。如发现有土地贫瘠现象,会采取给秧苗上微生物菌剂的方式改良土壤,这种菌剂是由大豆,谷粉,鱼粉等发酵生成,作用是活化土壤,使果实更饱满。一周后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孩子们看着菜园里焕然一新、生机盎然的景象,小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硕果累累,等待收获
同学们在劳动基地进行采摘,享受丰收的喜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满满的收获,是同学们用汗水与努力浇灌出的劳动结晶,每一处纹理都诉说着耕耘的故事。
“劳动励心志 实践促成长”
主题班会
各班积极开展劳动实践主题班会活动,“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堂”,学生在劳动基地积极学习各种种植技能,不仅能够促进孩子劳动技能的发展,加深对劳动的深刻认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校科学把握“双减”精神实质,认真落实“双减”政策,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打造减负高效的学习新风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从课堂走向自然,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劳动实践,劳动实践基地成了鲜活的教材,这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意义。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获得广泛关注
2024年10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况小军率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调研组一行人,在景德镇市第一小学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调研。
调研组在赵云书记的引领下,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配置、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具体的了解,实地查看了学校建设,重点参观了劳动实践基地。
调研组对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就不足之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校在今后的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开辟,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为孩子们体验家长的艰辛、锻炼动手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刘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