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上饶林和顺博物馆展出其几十年收藏的“铜版影像”近两百幅,影像以人物居多。
铜版影像是由铜版底片制成,铜版底片又称“网目铜版”,是照相凸版印版的一种,专用于复制照片和带有浓淡色调的图画。这种技术在清末民国时期重新活跃,并用于印刷摄影图片和精致印刷物。
左边为铜版底片,右边为该铜版底片制作出的影像
据林和顺博物馆馆长刘智勇介绍,铜版底片绝大多数用紫铜制作,对版材要求无杂质、无划痕,硬度适中。其表面用微小且大小和疏密不同的粒子代替照相上颜色的深浅,确保印刷时能保持原貌。铜版底片作为印刷的底板,可将人物或图像印刷成照片,即使放大后仍能保持清晰不失真,且保存时间长。在20 世纪民国初期,国内各大画报、专刊都运用铜版凹版技术,将摄影与印刷技术完美结合,将照片运用蚀铜法,成像于铜质底板上,后置一木质底板,印在纸质媒介上。如早期上海的《良友》、《申报》、《戏杂志》、《戏曲月刊》,北京的《国剧画报》、《新北京》、《立言画刊》等等都运用此技术印刷出版封面人物。
左边为铜版底片,右边为该铜版底片制作出的影像
由于铜版底片是印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性和独特性,在近代摄影、出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铜版影像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瞬间,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因为目前留存在世的铜版底片稀少,林和顺博物馆收藏了近两百幅铜版底片也是罕见。
据了解,上饶林和顺博物馆,是上饶市城区唯一的民营博物馆,于2011年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已接待世界各地参观人数达万余人。该馆还免费为大中院校、科研单位提供资料学习,并经常参加各种公益宣传活动,成为上饶民营文化队伍的排头兵。(艾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