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咱景德镇的瓷器故事这么精彩!”3月27日晚,珠山区六零二所社区四楼教室灯火通明,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湖田窑片区“申遗夜校”第一课火热开讲,近百名居民挤满课堂,有人举着手机全程录像,有人抱着孩子踮脚张望,更有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认真记笔记——这场陶瓷文化“盛宴”,彻底点燃了社区的夜晚。
开场即“燃”:老师变“主播”,道具堆满桌
上课时间悄然来临,新厂街道党工委书记郑芳首先发表开场白,感谢各位学员对本次申遗夜校活动的支持,并对“申遗夜校”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做了简要说明。随后本次课程的主讲人南河社区书记余洋开始授课,为了上好本次课程,她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结合一段段视频开展授课。摞成小山的碎瓷片,一件件青花瓷瓶、仿古窑炉模型,引得居民们惊呼:“这阵仗,比电视剧还带劲!”
穿越时空:陶瓷故事“活”了!
大屏幕上,敦煌壁画中的陶罐悠然旋转,唐代三彩马踏着BGM“奔腾”而出,宋代青瓷在《只此青绿》的旋律中泛出粼粼波光……原来瓷器会“说话”!余洋举起一片瓷片,灯光下隐约可见指纹:“看!500年前的匠人就这样把温度留给了今天的我们。”坐在第一排的王阿姨忍不住伸手触摸:“哎呀,这和历史书上冷冰冰的图片完全不一样!”
高潮迭起:抢答赛秒变“知识擂台”
“景德镇四大名瓷是哪四种?”“釉上彩和釉下彩谁更抗‘岁月杀’?”随着有奖问答环节开启,教室瞬间沸腾。70岁的张爷爷抢到青花瓷知识题,中气十足地背出《陶歌》诗句;00后大学生小李用化学公式解释釉色变化,赢得满堂喝彩。奖品更是“心机满满”——胜出者捧走的不是普通礼品,而是夜校特制的陶瓷小摆件,极具纪念意义。
居民金句:“比追剧还上头!”
“老师,下次能带我们捏陶土吗?”课后,一群孩子围着余洋不肯散去。带着女儿参会的刘女士感慨:“原本以为是来‘凑热闹’,结果全家成了陶瓷‘铁粉’!”而捧着奖品的陈大爷更兴奋:“我这退休老头,今晚在知识竞赛里赢了三个年轻人!夜校可比广场舞带劲儿!”
未来可期:夜校要办成“文化便利店”
社区书记于洪庆看着火热场面,笑着透露“大招”:“下个月,我们计划请非遗传承人授课!未来还有古瓷片拼接大赛等各项活动……”据悉,夜校已规划“理论+实操+研学”立体课程,居民不仅能学知识,还能亲手创作陶瓷艺术品,夜校将择优参加作品展。
夜色渐深,教室依然人声鼎沸。窗外,湖田窑遗址在月光下静静伫立;窗内,跨越千年的文化星火,正随着欢声笑语,点亮更多普通人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