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江西美景

栏目分类:

灵山石城寺:千年佛韵中的兴衰变迁

发布时间:2025-04-09

灵山既是一处道教圣地,也是一处禅宗宝地。在江西上饶灵山甑峰南的石城台地中央,坐落着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刹——石城寺,四周聚讲峰、鼠捕峰、甑峰、华表峰诸峰巍然耸立,如城郭环绕,石城寺也因此得名。

 640 (2).jpg

甑峰|张光亮

传说东汉时,有民众在此结庐悟禅,圆寂后,人们将其骨灰建塔存放,这座草庐被当地居民称作石城庵。唐初,一位普陀山高僧云游至此,被灵山的灵秀所震撼,惊叹人间竟有此等福地,于是四处化缘,创建了石城寺。此后,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经营,寺庙规模不断扩大,庙产达千亩,僧侣多达百人,晨钟暮鼓,梵音缭绕,成为灵山上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640 (3).jpg

图|陈建平


在石城寺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诸多名人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崇祯年间,进士王庸崇尚佛教,曾在庙中攻读。在此期间,他时常与寺内僧侣探讨禅理,在佛法的熏陶和静谧的环境中,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学识与思想。到了清顺治年间,住持圣开和衣钵传人苦行积极扩建寺宇,让石城寺的规模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乾隆三十三年,寺庙进行了修葺。嘉庆年间,广信知府王赓言亲自选定妙机为住持,并题写“妙明清澈”的寺额,此时的石城寺再度迎来鼎盛,总建筑面积逾2000平方米,僧侣数量恢复至百人,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然而,石城寺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宋以后,由于战乱频仍,石城寺屡遭兵燹,多次经历兴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寺庙在战火中尽毁,仅留下明嘉靖年间所立石碑、清顺治九年所建立宏旨寿塔、乾隆三十三年所立放生碑,以及刻有“日出朝阳千古秀,月现云山万寿灯”楹联的石柱,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640 (4).jpg

 图|又又


1997年,三宝弟子心怀对佛教文化的热忱,募资重建古寺。1999年,大雄宝殿顺利竣工,建筑面积达765平方米,大殿和走廊的柱、梁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灌,经刨光上漆,极其雄伟壮观,殿楣飞檐翘角,屋梁全系樟木,雕刻精美。殿内供奉着如来等三尊大佛,两旁则是文殊、普贤和十八罗汉的塑像,庄严肃穆。如今,古寺仍在复建之中。规划建设天皇、三圣、观音、伽竺、地藏等五大殿,以及斋堂、膳房等附属建筑,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

640 (5).jpg

雕梁画栋 图|又又

作为灵山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石城寺从东汉的结庐悟禅,到唐初的建寺兴盛,再到后世的兴衰变迁,不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成为灵山乃至赣鄱大地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探寻它的前世今生,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佛韵与宁静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