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安县敖城镇茶园村,活跃着一支扎根基层的乡村振兴主力军——华夏银行吉安分行驻吉安县敖城镇茶园村工作队。自2021年8月驻村以来,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引擎,以民生为根本,推动这个曾经的“滞后村”实现华丽蝶变,书写了新时代驻村帮扶的生动答卷。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驻村工作队深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将夯实党建基础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党的理论学习与主题教育,持续提升党员政治素养。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党员在乡村振兴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为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队定期组织开展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协作配合。同时,注重从村里的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培养发展年轻党员,近两年先后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如今,在工作队的努力下,茶园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成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核心”。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针对茶园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工作队锚定“合作社主导+多元发展”产业发展思路,培育粮食种植、农机、养殖等各类合作社10家。其中,伟凤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工作队助力下,获近480万元资金支持扩建仓储设施、建设全省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从单一水稻种植蜕变为集 “种植-加工-服务” 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先后获评 “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成功入选全省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关雁”项目学员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在庭院经济领域,工作队用足县里小额贷款、贷款贴息、产业奖补、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帮扶政策,2024年为12户脱贫户争取小额信贷165万元,55户脱贫户获产业奖补18.86 万元,同比增长86%。引导村民利用废旧厂房发展 “零投放、零污染”生态养鸡,全村10余家养殖户与温氏集团合作,年出笼肉鸡50余万只,带动百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
工作队还积极探索新兴产业,2024年试点艾草种植首获成功,徐村艾草基地即将扩种至50余亩,预计带动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推动在徐村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已种植杜仲、白芍等中药材150余亩,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能。
生态提质,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针对村容村貌短板,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驻村工作队组织村“两委”制定了“分步实施,逐步改善”的思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衔接资金,2023年争取500多万元分别实施了滩头村、下街、坝上村等村小组的新农村改造提升。2024年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成功将徐村列为吉安县“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争取资金440万元实施徐村新农村提升改造。
驻村工作队积极主动向华夏银行总分行争取驻村帮扶资金,2021年以来成功争取驻村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驻村以来,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对驻村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2023年上半年南昌分行向茶园村捐赠了一批办公电脑、打印机、会议桌椅等办公设施,极大改善了茶园村的办公条件。如今的茶园村,12个村小组旧貌换新颜,道路整洁、路灯明亮、生态宜居,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为民服务,增进乡村振兴民生福祉
驻村以来,工作队同志主动深入各村小组调研,走访困难群众,收集村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的事,并逐一协调解决。2023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西边村因修高速后造成村水沟堵塞雨季10多户农户房屋进水,组织对水沟清理并拓宽改造80米。2024年针对道路杂草丛生,争取华夏银行帮扶资金,对三条通村主要道路两边杂草树木及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组织村委会从华夏银行帮扶资金中投入3万多元对12个自然村的50多盏路灯进行全面维修。加强村委会帮扶资金的规范使用,仅2023年村委会就节约资金2万多元。
强化教育帮扶,2024年高考结束后第一时间摸排困难大学生情况,协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向吉安市慈善总会申请助学资金,分别为2名低保家庭大学新生申请慈善助学金各5000元。精准帮扶特殊群体,经常深入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家庭走访慰问,对因突发大病、因残疾失能家庭积极组织申请低保资助,驻村以来先后为20多名村民申请低保资助,用真情守护群众冷暖。
“乡村振兴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华夏银行吉安分行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以优良作风扎根基层,用实干担当践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推动茶园村在加快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