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今日要闻

栏目分类:

江西乐平:以“六心”举措 擦亮教育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4-21

今年以来,乐平市教育体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以“六心”举措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就学”问题,着力提升营商环境“乐平温度”。

保障措施讲“用心”。紧盯重点任务,强化责任落实,深入企业走访,加强干部帮扶力度,目前我局99名帮扶干部实现了对198户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详细介绍了乐平教育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发展规划,收集企业对基础教育和人才方面的需求,研究制定具体举措用心“留才”。

资源配置讲“匠心”。教育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而教育环境的优化根本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以优质的教育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乐平市教体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持续推进城区教育重点项目。第三小学重建、第十九小学新建、第五小学迁建、镇桥镇坑口小学迁建项目竣工验收,第十二小学扩建项目主体完成,进一步缓解城区“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二是薄弱学校改造升级全面实施。规划2024年上级薄改、省级基础、长效机制等资金4579万元,共规划项目98个,完成了临港中学、港口中学、新乐中学、十里岗仓下小学等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建设项目,新增运动场面积22000平方米,完成礼林镇甘棠小学、镇桥镇墩上小学、高家中学等农村中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完成了高家镇梅岩小学、双田二中、临港镇古田小学等85个农村中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操场硬化、围墙、护坎等建设项目,维修改造教学楼面积34200平方米,操场硬化14200平方米,新建围墙3120米,护坎2674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提升服务效能,讲“贴心”。扎实推进“放管服”工作,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意识,通过“乐平教育”微信公众号及《乐平之窗》,发布《乐平市义务教育智慧平台阳光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政策和学校片区情况,加强宣传力度,让家长知晓。教体局和学校建立接待制度,畅通渠道,安排专人接待上访、热线咨询,耐心做好招生政策宣传和解读,让家长满意。对外来务工随迁子女采取阳光招生分班、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落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端技术人才子女义务教育优惠政策,做到应入尽入。招生入学实现从“线下”到“线上”转变,“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落地见效,实打实让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外来务工人员少跑腿、好办事。

服务供给讲“安心”。有效缓解“看护难”问题,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全市中小学校持续提升课后服务模式品质,通过以研课标、研课程、研课堂、研评价的“四研行动”领学领研助“双减”提质增效,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加大普惠性幼儿园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力度,逐步提高乐平市学前教育公占比和普惠率,支持有空余学位的幼儿园开设托班768人。招收2 至3岁的幼儿,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增强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好地吸引人才、吸引企业在乐平落户。

教育质效讲“放心”。抓实教师“引育留用”,实施“四精计划”。精准“引才”,加大人才招引力度,2022年以来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777名,研究生23名;精心“育才”,创新教师培育方式,通过高端培训,打造一批精于教学、善于管理、专于研究、理念先进的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名家;精诚“留才”,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质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激励力度,在待遇保障、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加大对一线教师支持倾斜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课堂;精致“用才”,深化校长教师管理改革,遴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中青年后备人才予以重点培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融合育人讲“暖心”。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台账,做到精确识别,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建立了脱贫户及监测对象户子女异地就读的台账并发送了资助政策落实核实函;建立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特殊群体未享受资助原因填报的台账且学校做好了兜底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工作,2024年度我市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409人次,3346万元。资助脱贫户、监测对象户、城乡低保户、城乡特困供养户、残疾人及其家庭子女等贫困家庭学生33797人次、发放金额2604.17万元。其中2024年春季资助脱贫户、监测对象户家庭学生2438人、补助和减免金额212.76万;2024年秋季学期资助脱贫户、监测对象户家庭学生2338人,补助和减免金额167.84万。

“乐平市教育体育局将紧扣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主动认领教体局各项指标,把任务压实、把责任细化、把措施跟上,举教育之力架起‘联心桥’,当好‘店小二’,办好本地企业职工子女入学‘一件事’,为企业纾困解难。”(王衡平)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