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今日要闻

栏目分类:

全国劳模方大特钢甘荣刚:从农民工成长为“智造焊将”

发布时间:2025-05-01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辽宁方大集团旗下方大特钢电焊工、高级技师甘荣刚参加表彰大会接受表彰,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是他第四次光荣地走进人民大会堂。

 图片1.png

今年46岁的甘荣刚出生于南昌市黄马乡的普通农民家庭,因家庭拮据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做过建筑小工、起重工等,深感无学历、无技能的无奈。就在甘荣刚即将对四处打工的生活彻底失望的时候,机缘巧合成为方大特钢的一名电焊工人。

甘荣刚清晰地记得第一天上班时,班长让他焊接热风炉外壳,想试探一下他的技术。甘荣刚看了看,摇了摇头说:“我还是焊接热风炉里面吧!”甘荣刚曾当过电焊小工,只懂普通的电焊工艺,虽然热风炉外壳也只需采用普通电焊工艺,但对外观质量要求高,他觉得心里没底,不敢接下这个活。就这样,师傅带着他在热风炉里面干了两三个月。而当两三个月后,班长再让他焊接热风炉外壳时,他立刻就干起来,而且干得非常漂亮。通过考核的甘荣刚,那个月领到的工资足足是他在外打工的三倍。

 图片2.png

方大特钢甘荣刚对除尘管道进行电焊作业

收获的喜悦让他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期盼自己能够掌握更精良的电焊技术,在焊接领域干出点“名堂”,用技术改变命运!他如饥似渴地研读《焊工工艺学》《实用高效焊接技术》等专业书籍,面对专业书籍中晦涩的术语,一有机会就向老师傅们请教,不厌其烦地练习电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各类焊接方法,从焊接的角度、力度到速度,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精心打磨。之后,他在企业内部以及省级、全国的电焊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成为众人瞩目的“技能状元”,并一步步成长为电焊工高级技师,在特殊材质焊接、工艺创新、解决复杂焊接难题以及设备改装优化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令人赞叹的专业能力,成为行业公认的“焊将”。

在基层干电焊工非常辛苦,既要登高作业,也要趴在水管里或炉底下作业,稍有不慎还会被超强的电弧光打伤眼睛。甘荣刚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减轻电焊工的劳动强度呢?

基于一线工人工作中的痛点和需要,方大特钢倾力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按照有领衔人、有团队、有场地设施、有攻关项目、有经费保障、有创新成果等标准,发挥示范效应,引领技术创新,经由分析、改造、研发、攻关,逐一击破各种难点,并使工作室成为带动更多员工钻研技术、参与创新的孵化器。

2012年以甘荣刚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相继成立。借助工作室的协同效应,甘荣刚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电焊技术优势,与电气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一起研究“自动化+”焊接技术。2015年,他们“孕育”出了第一台“悬臂式焊接机器人”,虽然式样有些“土”,但基本上实现了堆焊自动化,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也让他们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

初尝甜果的他们,研发劲头不可阻挡。一群志同道合的“土专家”奇思妙想,将废旧设备“变废为宝”,不断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出的十余台焊接机器人已在生产一线大显身手。这些机器人各有专长,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还大幅提高了焊接生产效率,使企业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率超过50%,焊接生产效率较传统手工焊接提升了至少3倍。

图片3.png

方大特钢甘荣刚对研发的工业在线自动加油机器人进行调试

如今,甘荣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获得40余项国家专利,联合南昌航空大学共同实施的《工程机械高温耐磨耐蚀再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荣获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新奖金奖,自主完成的“改造设备、实现自动焊、提升生产效率”创新成果获全国钢铁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在行业内树立了科技创新的标杆,引领着传统焊接工艺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加速迈进。

甘荣刚深知技术传承的重要性,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他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积极投身于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将自己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年轻人,一大批优秀的焊接人才脱颖而出,多人凭借扎实的技能晋升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

“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高级技师,而且成为中国工会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又获得全国劳模荣誉,四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回想这一路走来,我感到无比欣慰。在方大,我真的用技术改变命运了!”荣誉的光环接踵而至,甘荣刚感慨道,将继续依托方大平台,围绕生产环节,和志同道合的“土专家”们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和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力。(罗霞 段文海)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