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菜一家亲:“和菜一家亲”是梁塅人家宴的传统菜,以示阖家欢乐,幸福美满。“和菜一家亲”的用料都是山里的时鲜。多种食材的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效应,味道相互渗透,却满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宗亲理念。食物和人心,此刻正因为团圆而凝聚。如今,这道菜已不仅仅是家宴才吃,逢年过节、招待亲朋都会上这道菜,它不但取口彩,而且因选料多样、随意添减食材而具备多种滋味。
二、本地竹花鸡: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记载。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竹子开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梁塅有着丰富的竹资源,散养在竹林的竹花鸡以吃竹花、竹虫为主,不仅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而且,竹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有镇咳化痰、理气止痛、镇惊的功效。
三、双栖黑凫鸭:凫鸭也叫洋鸭,是客家人从海外带进国内的禽类饲养品种。300多年前,从闽粤迁徙到铜鼓的客家人把洋鸭带到了铜鼓。凫鸭个大、毛黑、头上有红冠,饲养时间长,肉质鲜美。梁塅人人做凫鸭一定要选取散养一年以上老鸭,并根据个人的口味、身体所需添加药材,是老年人、妇女产后的滋补佳品,也是年节、招待客人常用的佳肴。
四、本土红烧肉:本土红烧肉是西河片“本地人”宴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用山里土猪的五花肉,煮熟、去油、成型后,每一块足有2、3两重。梁塅人红烧肉的传统做法与东坡肉相似,“慢著火,少著水,多放糖,多放酒,火候足时它自美”。肉质肥而不腻、滑嫩爽口,又体现了梁塅人大块吃肉、热情待客的性格。
五、特制土烟笋:烟笋是梁塅的特产。烟笋受人青睐,“美味”只是原因之一,“健康”则是原因之二: 烟笋富含的长纤维对人类的肠胃内壁具有极好的“清扫”功能,是消化道的优秀“清道夫”。梁塅竹林广袤,竹笋丰富,新鲜竹笋有一股浓烈山土气味,尤其山里空气湿度大,保鲜期短,烟熏火烤后的笋干看起来黑不溜秋,吃起来则更香更鲜,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更主要是因为经过这些工序加工而成的笋干具备了一种独有的大山原生态灵韵,令人一尝就能味觉出深山竹海里的苍翠风味。
六、红军煎豆腐: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铜鼓客家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 1932年,军长胡一鸣率领(什么部队)驻扎在梁塅,在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房东经常用豆腐招待他,红军战士打了胜仗也是磨豆腐、打牙祭。于是,煎豆腐就有了另一个名字:红军豆腐。今天,用梁塅富硒土壤种植的大豆、原生态的山泉水、传统石磨加工的豆腐,外酥里嫩,味道纯正,深受食客的欢迎。
七、爆炒野山菌:“不时,不食”,是梁塅人饮食最重要的特征。在四季分明的梁塅,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野生菌是一种山里普通的食材。每当春季来临,梁塅人就会走进大山捡菌子。然而,梁塅人永远不会被固有的味道所束缚,他们以自己对食材的精准把握,对味道进行组合,调和出令人叫绝的口味。
八、红薯米果:梁塅山多田少,在改革开放以前,山区农民生活贫困,红薯是梁塅人的主食。在红薯采收季节,将吃不完的红薯晒丝或储藏在薯窖里,以备饥荒和来年食用。同时,梁塅人还用甜、咸不同的口味,炸、煮、炒不同的烹调方法,以红薯代替面粉和芋头,做成各种米果。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不需用红薯充饥果腹,但红薯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红薯丝仍然是梁塅人的主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