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届“LINDE金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上获得第一名,让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冉毅立毕业时遭到企业的“哄抢”:一家珠海的大型国企给这个小伙子开出了上万元月薪,一家广西企业的领导开车上门来学校要人。最终,冉毅立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
该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李冠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公司不仅给冉毅立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提供了一套单独的两居室宿舍。要知道,在这家公司,刚入职的大学生住的也都是两人一间的集体宿舍。
职校生在就业市场上受欢迎,并非偶然现象。今年2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称,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
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成为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更抢手的热门人才。有评论认为,职校生受热捧是从另一个角度发出了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信号,以职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而以本科生为代表的中高端劳动力却出现过剩,失业与空岗并存,结构性用工荒是当前大量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在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的剪刀差面前,职校生的薪酬待遇早已跳出了以往人们认为的低薪、低保障。
近日,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内首次举办了一场人才双选会。“包住,提供餐补,五险一金,基本工资3000元”几乎是用人企业开出的薪酬待遇标配。为了更吸引学生关注,一家浙江企业还表示提供高温补贴和带薪年假,同时宿舍配有WIFI、空调,公司生活区里还有体育馆、游泳池、篮球场等运动场所。
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上,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背景板上的薪酬数被临时涂改了:实习期综合收入从原来的2500~3000元改为3000~3500元,3个月转正后的综合收入从3000~4500元改为3500~5000元。
“这几年我们招聘员工的薪酬待遇在不断提高。”该公司招聘经理甘青松解释说,员工的选择性增加了,薪酬提高才有助于员工的稳定,企业也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招到有竞争力的员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这样薪酬相对可观的情况下,在双选会现场,一些行业的企业还是乏人问津。
柳州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近两个小时她只收到6份简历,公司主要招焊工,但应聘者中只有两人是焊工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