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大热已不是一天两天,它早已成为各企业趋之若鹜的金融蓝海。短短几年,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中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很多人也在互联网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中迷失了方向。
现在很多投资者甚至还没有搞清楚何为互联网金融,便盲目跟风,扎堆抢购互联网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可以简单地概括成:运用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为主阵地发展金融。在这一抛开书面化定义的阐释下,首先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金融,其囊括:第三方支付、个人信贷、P2P等多个范畴,在这其中互联网所充当的更多的是平台、途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其所占的分量将会越来越重。
据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统的认知中,互联网金融更多地被认为是线上企业发展的大平台,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更多拥有线下基础的企业正走入互联网金融。截止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52亿。有相关预测,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规模将在2016年达到10亿,占全世界中国移动互联网总用户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拉卡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庞大的用户群潜伏着巨大的商机,而刚刚过去的2013年也是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它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增长。例如第三方支付领域,据《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爆发式的发展速率也侧面衬托出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该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从“余额宝”这个例子也能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极强,但相对的在余额宝大获成功之后,“宝宝群”也一并争相上市,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支付平台,甚至是各大银行和基金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宝宝”理财产品。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当好的趋势,但在跟风成瘾的现状之下,互联网金融虽大热,其规模也逐步扩大,却仍然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态势。
据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的人口现状之下,移动互联网网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瞄准庞大的用户市场,各银行或商家纷纷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并各出奇招争夺用户,在争夺中不断瓜分已有用户群,吸引新的用户资源,这也使得互联网金融领域在现阶段如此火热。不过在百家争鸣之后,最终能做大做强的还是有自己特色和核心的产品。